房屋結構基本知識
1、房屋建筑構件
一幢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礎、墻體(或柱)、樓地層(或梁)、樓梯、屋頂、門窗等六大部分組成。
2、房屋承重結構的基本構件類型
(1)鋼筋混凝土結構(還包括鋼結構、鋼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構件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主要承重部件為梁和柱)。
(2)磚混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采用梁、柱和墻體建造 。梁和柱是指磚混結構房屋樓板及梁是鋼筋混凝土建造,墻體是用磚或砌體建筑的。
(3)磚木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采用磚、木建造的。
(4)其他結構(簡易結構):承重的主要結構采用竹、磚石、等材料建造的簡易房屋。
3、地基與基礎
(1)地基:
地基指基礎底面以下,受到荷載作用影響范圍內的部分巖、土體。整個建筑物的全部荷載都通過基礎傳給地基來承受。地基承受荷載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基礎:
基礎是房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房屋的最下部位,直接作用在土上并埋入地下,即是房屋的墻或柱埋入地下的擴大部分,稱為基礎?;A用來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載,并將荷載傳給地基。
基礎的類型:
1、按基礎的材料及受力特點分類
(1)剛性基礎:剛性基礎是指由磚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剛性材料制作的基礎,這種基礎抗壓強度高而抗拉、抗剪強度低。
(2)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稱為柔性基礎。
2、基礎按構造形式分:
(1)條形基礎:
(2)獨立基礎:指呈獨立柱墩形式的基礎,是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柱下基礎的主要形式之一。
(3)筏板基礎:又叫滿堂紅,一般為50CM厚,對多層和高層建筑,當地基土質差,采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和建筑物上部結構的容許變形時或當建筑物要求基礎具有足夠的剛度以調節不均勻下沉時,可采用筏板基礎。
(4)箱型基礎:用于高層建筑。
(5)樁基礎:預制樁、灌注樁、鋼樁、組合材料樁
A、多層住宅七層及其層以下可采用磚混結構,可根據地基情況采用柔性基礎、筏板基礎,如需要與樁相結合。
B、中高層住宅可采用框輕結構、框剪結構,根據地基情況采用柔性基礎、條形基礎、筏板基礎,如需要與樁基礎結合。
C、高層住宅可采用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根據地基情況采用筏板基礎、箱型基礎并與樁基礎相結合。
3、墻體分類:
(1)按平面位置:外墻和內墻;
(2)按墻的方向:縱墻和橫墻;
(3)通??v墻間的間距為房屋的進深,橫墻間的間距為房屋的開間;
(4)按墻的受力分:承重墻、非承重墻。
4、樓層、地面:
(1)樓層類型: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層、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層 、木樓層。
(2)按方法:現澆、預制。
5、樓梯:
(1)樓梯組成:由樓梯段、平臺和中間平臺、扶手、欄桿(或欄板)。
(2)樓梯形式:直跑式、雙跑式等。
(3)樓梯的使用性質:主要樓梯、輔助樓梯、疏散樓梯、消防樓梯
7、屋頂:屋頂由屋面、屋頂承重結構、保溫隔熱層和頂棚組成。
(1)屋頂類型:
①平屋頂:平屋頂的坡度很小,一般采用3%以下,上人屋頂坡度為1%--2%。
②坡屋頂:坡度較陡,一般在10%以上。
③曲面屋頂:一般用在大跨度的大型建筑。
(六)裂縫產生的原因
裂縫產生的原因很多,但從產生的原因歸結起來可分為結構強度、溫度、沉降幾大類。
裂縫是否有害與裂縫出現的部位、裂縫出現的原因以及裂縫的寬度和長度有關。裂縫如出現在結構性部位且裂縫的寬度和長度均較大則為有害裂縫。磚混結構以磚砌體和樓板(可分為現澆和預制)為受力結構,因此在磚厚大于240的磚墻以及樓板上出現的裂縫均屬于結構性裂縫,但如果表面抹灰開裂而磚體及樓板本身并未開裂則不屬于結構性裂縫??蜉p結構以梁、板、柱為受力結構,若非表面抹灰裂或填充砌體裂縫則屬于結構性裂縫?;炷亮芽p寬度小于0.3mm即使出現在結構性部位也非有害裂縫,但應注意其發展。
(七)關于室內采光有何要求?
1、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內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間總數超過四個時,其中宜有二個獲得日照。
2、采光系數:室內為1,窗地面積比1/7;樓梯間0.5窗地面積比1/12。窗地面積比值為直接天然采光房間的側窗洞口面積Ac與該房間地面面積Ad之比
熱點標簽:房屋結構基本知識